网站首页 | 市场概况 | 领导致辞 | 政策法规 | 组织机构 | 市场分区 | 市场动态 | 新闻资讯 | 行情分析 | 市场交通图
招商引资 | 价格行情 | 经销大户 | 供求信息 | 企业荣誉 | 发展历程 | 检测公告 | 企业招聘 | 招商招租 | 市场布局图
加载中...
¤ 当前位置:平凉陇东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 >> 政策法规 >> 浏览文章
 
平凉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信息来源:平凉市政府办     时间:2013年11月27日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抢抓国家实施第二个十年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平凉市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构想》和《平凉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强基础、抓产业、保供给、促增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农村经济克服多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出重点突破、强势增长的良好态势,农业和农村发展步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解决温饱向小康迈进的新阶段。

  1.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取得突破,实现了由分散生产、粗放经营向规模发展、产业化经营的重大转变。坚持扩量、提质、增效并重,强力推进适宜区全覆盖,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果菜、草畜产业。2010年底,全市苹果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达到114.13万亩、65.91万吨和15.85亿元,比“十五”末分别增长61.11%、105.26%和3.76倍;蔬菜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达到70.97万亩、98.03万吨和15.26亿元,比“十五”末分别增长45.01%、42.3%和111.07%;牛饲养量、出栏量、总产值分别达到 103.2万头、38.1万头和 8.72亿元,比“十五”末分别增长47.72%、65.29%和110.12%。着眼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2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1户。立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12个,会员总数10.68万户。注重品牌建设,“平凉红牛”、“平凉金果”取得国家证明商标认证,产品打入欧盟等高端市场,“平凉金果”品牌被授予“中国农产品区域价值百强”第10名,我市被授予“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牛产业饲养量和出栏量均居甘肃省农区第一。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农村经济实现了由一产为主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转变。“十一五”末,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50.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36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87.93%和72.31%。

  2.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实现了由发展缓慢、基础薄弱向全面提速、显着改善的重大转变。坚持以“水、路、电、气、房”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民生条件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实施各类水利工程215处,发展有效灌溉面积3.1万亩,新修梯田71.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0平方公里,完成造林封育102.9万亩。建成农村人饮解困和安全饮水工程45处,解决了66.8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和自来水入户率分别达到84.2%和74.4%。建成农村公路4963.27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通宽带,53%的村通硬化路,100%的村通广播电视和电话。全市“一池三改”户累计达到13.3万户,推广应用了太阳能、太阳灶等新型能源。改造农村困难群众住房3.8万户。

  3.科技推广取得突破,实现了由点上示范、行政推动向面上普及、自主应用的重大转变。坚持科技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为重点的旱作农业技术,粮食平均亩增产60 %以上,粮食总产实现“五连增”,达到95万吨。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广玉米秸秆转化利用、设施生产、果园标准化管理、农机作业等先进实用技术70多项,引进南德温肉牛、航天辣椒等优良品种280多个,重点县(区)玉米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74%,设施蔬菜面积达到2.86万亩,畜禽良种率达到92%,农作物良种率达到93%,优质专用品种面积达到65%,建成各类认证基地69.9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34个,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24%,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8%。

  4.农村改革取得突破,实现了由征税收费、局部改革向多予少取、全面改革的重大转变。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取消农业税,推行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册明、一折统”支付方式改革,全面落实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十一五”期间,全市兑付惠农补贴资金37.8亿元,农民人均2374元。按照“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市、县财政逐年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市完成勘界确权632.4万亩,确权到户率达到95%。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努力改善金融服务, “三农”贷款逐年增加。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引导农民流转土地12.4万亩。

  5.新农村建设与扶贫攻坚取得突破,实现了由典型示范、整村推进向整乡整区域推进、连片开发的重大转变。坚持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培育主导产业为支撑,以改善基础设施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到2010年,全市完成村庄规划933个,建设新农村试点村385个、“三清五改”示范村485个,分别占总村数的61%和25.2%、31.7%。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开展片带开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村234个,完成易地搬迁贫困户1.2万户5.5万人,定点帮扶贫困村506个,全市贫困人口由“十五”末的52.86万人减少到“十一五”末的30.13万人,贫困面由27.7%下降到15.6%,降低12.1个百分点。

  6.农村社会事业取得突破,实现了由保基本、保重点向广覆盖、多层次的重大转变。按照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全面推行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启动实施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城乡低保覆盖面和保障标准逐年提高。进一步巩固教育“两基”成果,农村儿童入学率达到99%,“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不断加强文体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86个、标准化农家书屋1529个、乡镇(社区)体育健身场所461个。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农家店1354个。

  “十一五”期间是全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得最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最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最好、农民收入增加最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农村面貌改变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最为显着的五年。五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抓主抓重、集中突破作为加快农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只有坚持把产业开发、典型引领作为夯实农民增收的坚实基础,只有坚持把项目带动、投资拉动作为改善农村面貌的有力支撑,只有坚持把依靠科技、转变方式作为推动农业增效的强劲动力,只有坚持把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作为激活农村发展的强大活力,只有坚持把党管农村、落实政策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力保障,才能加快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社会虽在多个方面发生转变、取得突破,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农村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较大。二是农业生产组织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低,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规模小、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商品率、优质率和加工转化率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发展现代农业任务艰巨。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小,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民生条件任重道远。四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弱,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还不健全,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机制要求紧迫。五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

  二、“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思路

  “十二五”是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阶段,基本思路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根本要求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方向,按照“四三二一”战略思路和“突出川区、轴线开发,做强园区、聚集发展,统筹城乡、整体推进”的布局构想,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供给、促增收、强基础、惠民生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城乡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城乡社会事业进步、更加注重城乡社会公共管理、更加注重科技推广运用,努力实现现代农业集中突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进入“三化同步”的新阶段,农村迈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全面开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战略定位

  --建设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基地。抓住划入全国肉牛优势区域的机遇,推进肉牛养殖全覆盖,扩张基地规模,加快品种改良,转变饲喂方式,推广健康养殖,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周边,扩量提质增效,做大“平凉红牛”品牌,建成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基地和商品肉牛生产基地。

  --建设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突出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优势,围绕扩量、提质、增效,加快适宜区全覆盖,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不断扩大各类出口认证基地规模,提升果品商品化处理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做强“平凉金果”品牌,建成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及出口创汇基地。

  --建设陇东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发挥全省蔬菜生产重点区域潜力,突出设施反季节蔬菜和高原夏菜,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生产,增强商品生产能力、市场均衡供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建成甘肃东部重要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建设西部干旱山塬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立足旱作农业市情,在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规划、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遵循自然规律,调整农业结构,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装备水平,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设施农业、节水农业、观光农业,探索发展新模式,建成全国西部干旱山塬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西部循环农业示范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围绕果菜、草畜主导产业,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研究探索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建立农业内外循环良性互动机制,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建成全国西部循环农业示范区。

  --建设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加大投入力度,培育优势产业,改善基础环境,增强发展能力,建成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三)奋斗目标

  --城乡经济互补对接水平显着提高。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到2015年,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增加值达到72亿元,年均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2012年达到4200元,2015年达到5527元,年均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联网共享水平显着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形成覆盖城乡的路网、电网、信息网,实现硬化道路、广播电视、电信网络、商业网点、客运线路村村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县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点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

  --城乡人力资源协调开发水平显着提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突破,农村人口流动更加合理有序,城乡统一的就业体系基本建立。到2015年,全市有28%的农村人口非农化,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0.5%;农村绝对贫困面明显下降。

  --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水平显着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全面并轨,基本形成保障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相互衔接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以镇村文化阵地为重点的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全部形成。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达到100%,高中普及率达到80%,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平显着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人口与资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城乡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到2015年,全市城乡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达到28%。

  专栏1:“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规划指标

  项目或指标2010年2015年年均递增率(%)

  农业增加值(亿元)50.59726.5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136552712

  城镇化率(%)3340.5

  粮食粮田面积(万亩)480470

  总产量(万吨)951001

  牛饲养量(万头)103.21203

  出栏量(万头)38.1505.5

  果果园面积(万亩)13722510.5

  苹果面积(万亩)114.1320012

  苹果产量(万吨)65.911008.5

  菜播种面积(万亩)70.97905

  总产量(万吨)98.031204

  设施蔬菜面积(万亩)2.86616

  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示范村(个)38570012.7

  “三清五改”示范村(个)485130021.8

  (四)基本原则

  --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现代农业集中突破,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

  --必须始终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千方百计改善民生,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

  --必须始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村发展的基本方向,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配套发展增收产业,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完善农村发展机制体制,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转型。

  --必须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努力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差距,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互动发展。

  --必须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造性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工作政策,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党管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努力形成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点

  (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农业集中突破。

  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以工业化的思维和理念谋划农村经济发展,扩量、提质、增效并重,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1.大力发展现代旱作农业。突出粮食安全目标,坚持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基本思路,认真落实国家保护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全面推广以全膜双垄集雨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努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5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分别稳定在470万亩和100万吨以上。加强全膜技术与新品种引进和其他增产新技术的组装集成, 扩大全膜覆盖技术在高效作物上的推广应用,不断拓宽全膜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推广深度,努力提高旱作农业整体水平。

  2.强力开发特色优势产业。按照适宜区全覆盖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草畜、果、菜特色优势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全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力争“十二五”末,草畜、果、菜产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牛产业,围绕建设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基地,坚持“小群体大规模”发展战略,突出标准化养牛小区、规模化养牛场(户)建设,主打“平凉红牛”品牌,促进肉牛饲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着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到2015年,全市60%的乡建成万头养牛乡,20%的村建成千头养牛村,肉牛饲养量达到120万头以上,出栏商品牛50万头以上,重点县新型饲料开发利用率达到70%以上,牛产业养、加、贸总收入达到50亿元左右。果产业,围绕建设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优化完善产业布局,建成西部葫芦河流域、东部泾河流域两个苹果优势产区和南部阴湿山区核桃优势产区,提升“平凉金果”形象,全力扩大市场份额。到2015年,全市苹果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苹果总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优果率提高到70 %以上, 认证各类基地100万亩,果产业综合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菜产业,围绕建设陇东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以泾、汭河流域两带和红河、黑河、达溪河、神峪河、水洛河、葫芦河流域六片为重点, 坚持日光温室抓提质、塑料拱棚抓增效、露地栽培抓扩量和设施生产保供给、高原夏菜促外销的思路,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区和专业乡、专业村。到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产量达到120万吨以上,其中,设施蔬菜达到6万亩,自产蔬菜供给率达到60%以上。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生猪、鸡等地方特色产品。

  3.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坚持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动力源和助推器,围绕牛、果、菜特色优势产业,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增加企业群体数量,做大企业个体规模,加快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创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集中区。着力实施“三个一批工程”,即招大引强“引”一批,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主动对接大企业、大集团,用先进理念、技术、人才建办龙头企业,扩大企业群体,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素质;兼并重组“改”一批,采取整合、股份合作等手段,改造提升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把握机遇“建”一批,敏锐把握国家政策导向、省上扶持重点、市场资金流向和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论证争取实施一批大项目,建设培植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31亿元,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把龙头企业建办成西北地区行业的生产中心、加工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科研中心,形成与农户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完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坚持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农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相配套,积极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市场群体。支持重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以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以连锁超市、配送专卖为先导,电子商务、期货交易、拍卖竞价等为补充,功能齐备、设施达标、有较高现代化水平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形成县(区)、乡(镇)、村三级布局合理、服务完善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到2015年,每县(区)建成2处以上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

  4.有力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以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项目为抓手,突出民生工程建设,着力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培育增收产业,不断夯实贫困群众增收基础;加大科技和劳务培训力度,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争取关山林缘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西北部干旱山塬区、黑河流域四个特困片带能够享受国家有关特殊优惠扶持政策;争取将因灾返贫人口纳入全省贫困人口扶持范围,进一步扩大项目资金覆盖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对口支援和帮扶;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十二五”期间,全市规划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00个,减少贫困人口15万人,贫困面下降到10%,返贫率控制在15%以内。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拓宽劳务输出渠道,鼓励返乡创业,支持就近就地转移就业,2015年劳务输转人数40万人以上,有组织输转达到50%以上,增加劳务经济收入。

  5.努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落实《平凉市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实施好雨水收集利用配套、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机械开发秸秆饲料、平凉红牛产业强化、提质增效优果配套、优质高效蔬菜开发、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七大工程,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构建循环农业发展链条,切实降低废弃物排放,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合理利用。到2015年,全市农业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0%,可降解地膜使用率达到60%以上,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70%以上。二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广国家、行业、地方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标准,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标准化基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健全农产品标识和可追溯制度、市场准入制,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实施农产品全程监控,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覆盖面、土地覆盖面和产业覆盖面。到2015年,全市入社农民占到30 %以上。四是加快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广泛推广应用先进设施设备,切实增强农业的可控性。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以上。加强农业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6.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共赢的思路,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规划建设一批起点高、机制活、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符合国家、省、市级标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力争到“十二五”末,每县(区)各规划建设1-2个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着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市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2个省级示范园区,每县(区)认定1个市级示范园区,形成不同层级的示范体系。以园区为支撑,围绕建设西部干旱山塬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形成泾汭河现代农业示范区、达溪河流域及庄浪和静宁旱作现代农业示范区、葫芦河流域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经济区。

  专栏2:现代农业建设及农村经济发展项目

  1.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施农业生态环境、绿色畜牧业基地、绿色优质果品基地、绿色优质蔬菜基地、主要农业灾害抗御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观光休闲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把平凉建设成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基地。 2.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基地建设:开展平凉红牛种质选育、24万头肉牛冻配改良、50万头基础母牛保护补贴、3万户肉牛繁育大户补贴工作;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147个、千头以上规模养牛场20个,扶持新建或改扩建百头以上标准化规模肉牛育肥场80个,新建专业化肉牛育肥大户2000户;改扩建肉牛屠宰加工、牛皮制革和牛骨牛血牛内脏生化制品生产线6条;建成100万亩绿色饲草料生产基地,新建、改扩建饲料加工企业7个;完善平凉红牛物流配送中心和平凉红牛产品研发中心及平凉市现代肉牛交易中心等;改扩建崆峒区等四个区域性活畜商贸交易市场、60个乡镇活畜集贸交易市场;建设和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兽药饲料监察体系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等。 3.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建设:累计建成优质苹果基地200万亩,其中苹果规范化良种苗木繁育基地6000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90万亩,出口创汇基地30万亩,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基地3000亩,苹果有机园2万亩;建成1个市级、3个县级和48个乡镇果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站、点);对15家果品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技术改造,新建万吨以上苹果气调果库16座,果品深加工企业4个,新增商品果处理生产线10条;培养果品经纪人2400人,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及协会450个,建成交易量20万吨的集散市场3个。 4.陇东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建设10万亩无公害高原夏菜生产示范基地、2万亩现代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5000吨蔬菜汁综合加工厂、陇东蔬菜批发市场、平凉市蔬菜产业化开发服务体系等;建设专用型标准化商品薯生产基地、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及加工企业、质量监测体系、信息网络及市场营销体系。 5.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七县(区)各规划建设1-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市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2个省级示范园区,每县(区)认定1个市级示范园区,形成不同层级的示范园区体系。重点建好泾河川现代农业示范区、汭河川现代农业示范区、达溪河流域旱作现代农业示范区、庄浪旱作现代农业示范区、静宁旱作现代农业示范区、葫芦河流域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经济区等示范园区。 6.农产品加工贸易集中区建设:围绕草畜、果菜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开发,重点新建或改扩建肉牛屠宰加工、肉制品加工、皮革和生化药品及骨制品加工、优质饲草饲料加工、果汁果醋果酒果胶生产、蔬菜脱水加工及果蔬罐头加工、胡萝卜综合开发深加工、不溶性膳食纤维生产、马铃薯深加工等生产线,建设大型活畜及畜产品交易市场、果蔬批零市场及营销体系、果蔬气调保鲜库、鲜活农产品交易市场等。 7.西部干旱山塬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开展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拓展与研究,在七县(区)、92个乡镇的旱塬、台地年建成旱作节水集成技术推广面积100万亩,5年500万亩;推广玉米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每年100万亩,5年500万亩。实施5-31万亩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工程,建成泾河、泾庆灌区、葫芦河东峡灌区、水洛河川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小型灌区挖潜和泵站改造、雨水利用、节水配套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实施节水配套、节水改造、节水制度建设等节水型社会建设工程;建设补充抗旱水源、工程维修、抗旱应急、雨水积蓄等抗旱应急工程。 8.循环农业发展:重点实施雨水收集利用配套、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机械开发秸秆饲料、平凉红牛产业强化、提质增效优果配套、优质高效蔬菜开发、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等七大循环农业工程,到2015年,全市规模养殖场、户用沼气工程覆盖率分别达到25%和35%,养殖户(场)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50%,玉米秸秆饲用率达到70%,果、菜有机肥料使用比重达到30%,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70%以上。 9.扶贫开发: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增收产业开发和科技扶贫三大扶贫工程,完成200个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任务;开展关山林缘区贫困片带开发,推动区域脱贫;开展少数民族贫困片带开发,搞好9个少数民族乡村内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增收产业培育和科技扶贫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 10.科学储粮和农村“放心粮店”建设:重点实施农户科学储粮项目和农村“放心粮店”项目,购置农户储粮简易仓11.5万套,建立粮油“放心店”1426个。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

  把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工程,用城乡一体化理念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用,努力实现“自来水化市”、“沼气化市”、“梯田化市”和“全面告别土窑洞和地坑庄子”目标,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1.加强农村“路、水、电、气、房”建设。实施农村道路“通畅工程”、“改造升级工程”,加强产业路、联网路建设,达到所有的县道和50%以上的乡道三级油路联网贯通,100%的行政村通油路或硬化路;新建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30万农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全面实现“自来水化市”目标;改造升级农村电网,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农户通电率达到100%;发展农村沼气,加快“一池三改”沼气生态农业户、养殖小区沼气工程、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力争全市适宜区农村沼气全覆盖,沼气用户达到40%以上,基本实现“沼气化市”目标;做好村庄规划,优化居民点布局,全面搬迁土窑洞和地坑庄子,五年改造危旧房9万户。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灌区生产能力,扩大灌区高效节水示范区范围,恢复灌溉面积8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0万亩以上。完成5座小(一)型和10座小(二)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开展中小河流域治理,提高防洪减灾和水源保障能力。积极争取建设泾河流域、渭河流域灌区规模化常规节水工程。因地制宜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发展小微型水利工程,实施7县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强化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用水结构,建设先进的节水灌溉体系和旱作节水农业体系,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滴灌、渗灌等先进节水增效技术,减少输水损失和田间无效蒸发,保障农业生产。

  3.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质量建设。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方针,守住基本农田红线。开展以治坡与治沟相结合、治土与治水相结合的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创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达标县,建设小流域坝系,搞好梯田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升耕地土壤肥力和农田基础地力。“十二五”期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1%,新修梯田72万亩,改造老式梯田56万亩,基本实现“梯田化市”目标。

  4.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五期等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国家公益林补偿项目,突出沟壑塬边、土石山区、丘陵梁峁等治理重点,形成东部黄土高原沟壑区、中部沿关山土石阴湿山区、西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3个生态重点区域。加强重点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和重要地质遗迹等的保护,高度重视农村面塬污染治理,加快农田林网、绿色通道、村庄四旁和庭院绿化步伐。

  5.加强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立足不同区域的基础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分类指导,合理选择建设重点和推进措施。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主建设相结合,不断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完善配套设施,健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抓好“三清五改”村庄综合整治,带动旧村改造,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改善村容村貌。到2015年,全市新建新农村建设省列示范县2个、市列示范乡镇20个、示范村350个、“三清五改”示范村8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累计达到700个,“三清五改”示范村达到1300个,覆盖面分别达到45%和85%。在统筹规划、节约利用土地的基础上,以中心城镇为重点,大力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服务功能,优化发展环境,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区域性人口集聚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商品集散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带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引导农民在城镇就业落户,发挥其承接城市、带动乡村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加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专栏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治理重点小流域43条,治理面积2803平方公里,治理泾河、汭河、达溪河、葫芦河、水洛河等干流和其他中小河流277平方公里;实施七县(区)梯田化建设与开发,推进坡改梯工程、淤地坝建设,建成坡改梯工程75万亩、各类淤地坝80座;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区内321.9万亩天然林资源全面实行封禁保护;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退耕还林178万亩,荒山造林200万亩,封山育林95万亩。 2.新农村建设: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建成省列新农村建设示范县2个,市列示范乡镇20个、示范村350个、“三清五改”示范村80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三清五改”示范村累计达到700个、1300个,覆盖面分别达到45%、85%。 3.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饮水及水源建设方面,重点建设30万人饮水安全及56万人自来水入户工程,新建设水窖15万眼,蓄水池61座;建设崆峒区兔里坪、泾川盘口、灵台新集、崇信庙台、华亭后河、庄浪梁河、韩店试雨、花崖河水库工程和静宁北峡拦河闸、庄浪竹林寺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水源工程;实施5座小(一)型水库、10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引洮供水二期静宁、庄浪配套工程;实施泾川、华亭、静宁等城区供水工程。农村道路方面,实施农村公路通达、畅通工程,新建、改建二、三级公路2986公里,建制村通畅工程四级水泥路或油路6437公里,提高农村客运站覆盖面。农村沼气建设方面,建成11.7万户“一池三改”户用沼气。 4.农村安居工程:以关山林缘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对2.2万户居住在地坑庄子和土窑洞的农户实施整体搬迁,对15.3万户居住茅草房、土坯房和危旧房的农户实施改造,全面消除地坑庄子、窑洞、茅草房、土坯房。

  (三)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把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全力推进优质社会事业资源进入农村,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坚持着眼长远,科学发展教育,优先保证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农村教师培训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加快学前教育普及进程,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优质、均衡、和谐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2.推进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为重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制度,提高筹资标准、保障覆盖面和群众受益水平。建立完善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妇幼保健等体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探索城乡卫生资源整合的有效方式,健全以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服务室为基础的布局合理及功能完善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促进城市医疗卫生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推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到2015年,村村建有标准化卫生所。

  3.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均等化。加快城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统一城乡社会保险体系,按照“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衔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位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统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助残工作,健全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贫困群众医疗救助、特困学生助学救助、农村贫困群众住房救助、临时性社会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贫困群众司法救助和就业救助十项制度,搭建统一协调的社会救助平台,真正使广大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推进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文化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形成惠及全民、较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15年,实现市级广播电视无线全覆盖,光纤网络到楼到村,行政村宽带通达率达到100%,县(区)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中心(室)。

  专栏4:农村社会事业建设项目

  1.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新建15所学校,总建筑面积27.2万平方米;改扩建全市626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校舍298.4万平方米;维修加固全市307所中小学校舍46.9万平方米;新建及改扩建81个乡镇卫生院,配套辅助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建筑总面积15.23万平方米;新建1161个村卫生室;建设10个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建筑面积51200平方米。 2.新型农民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每年开展劳务技能培训10万人(次)。围绕牛、果、菜、粮等农村优势产业发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15万人(次)。

  (四)统筹城乡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把统筹城乡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动力源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1.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不变的同时,加快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采取承包、租赁、委托经营、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股份合作、订单、承包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资源向种养能手、产业大户、涉农企业集中,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加快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确保依法规范流转土地。到2015年,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20%以上。

  2.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为目标,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重点,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探索集体林权流转、林木采伐管理、林权抵押、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健全林业支持保护体系,探索建立现代林业管理制度,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3.探索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探索开辟新的金融服务“三农”的渠道,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开发金融产品,着力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期限短、成本高、手续复杂等问题,缓解农业发展资金短缺、农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矛盾。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4.继续搞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按照地表水、地下水“统一调度、定额管理、有偿使用、市场调节”的原则,逐步建立水权分配体系和配水、用水定额管理制度,支持建立水权转换制度,规范水权交易办法,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统筹水务综合管理,创新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机制。发挥农民用水协会作用,明晰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调动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和设施管护的积极性。

  5.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增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提高村干部报酬,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奖补资金,全面开展清理化解乡村两级公益性债务试点工作,防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扩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加快落实推进供销社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基层社建设,强化县联合社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把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作为重要手段,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健全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农村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

  1.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突出“基层党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中找位置,广大党员在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奔小康中看作用”要求,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和工作创新,坚持和完善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大力推进村干部“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工作,全面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努力提高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创新村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务工返乡农民中发展党员和选拔村干部。继续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工作的力度。强化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2.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规范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推进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健全村级各项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积极发展农村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到2015年,实现每三个行政村建立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全市建成约80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3.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稳定,认真做好农村信访工作,进一步拓宽农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妥善处理农村征地、环境污染、移民搬迁、资产处置等引发的突出矛盾。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加强农村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完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排查,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的行为,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全市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指导。用城乡一体化的理念,把城市和农村作为有机整体,统筹规划,高起点构建功能完善、产业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发展新格局。一是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城乡生产力、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以总体规划为龙头,合理编制分区规划和土地、道路、电力、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信息网络等专项规划,构建层次分明、覆盖城乡、互联互通、有机融合的规划体系。二是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价机制。加强对各项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价,依法对有关规划适时进行调整,以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需要。三是规划建设新型社区。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利用现有公共资源的原则,积极推进城中村、城郊村和园中村的规划和改造。把交通比较便利、发展潜力比较大的中心村规划为新型社区,使之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和城乡融合的示范窗口。

  (二)强化投入支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抢抓国家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启动实施第二个十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陕甘宁革命老区等机遇,及时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和投资导向,谋划、争取、实施大项目;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以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招商引资吸引客商、大户、能人投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激活民间资本;切实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市、县(区)财政逐年增加对“三农”投入;有效利用金融资源,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入“三农”,建立“三农”投入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强项目资金整合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三)强化科技支撑。按照特色优势产业扩量提质增效的要求,围绕产、加、销关键环节,加强产学研对接,支持开展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和集成化的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在“平凉红牛”新类群培育、“平凉金果”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应用、旱作农业技术创新、农产品精细加工包装等关键领域实现新突破,构建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围绕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科技入户活动,加大科技示范户培育力度,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构建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主要对象的技术服务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抓好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经营性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研发中心,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入股、领办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及时吸纳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和成果,不断提高我市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四)强化人才培育。牢固树立人才资本的理念,以农村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育现代新型农民为目标,整合农民培训资源,建全完善培训体系,加快培养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主导产业技术和农机作业能手等农业农村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提高农民综合运用技术的能力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水平,造就大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坚持把培养造就优秀的龙头企业领办人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加强培训和管理,努力打造懂政策、讲诚信、善经营、会管理,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战略眼光、社会责任,能带领群众闯市场、兴产业、促增收的农民企业家队伍,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谋划工作、指导发展、服务产业、促进和谐的能力和水平。

  (五)强化典型示范。按照产业有典型、行业有亮点、科技有示范的要求,认真研究,科学布局,明确典型培育的方向,确定典型培育目标,集中人力,集中资金,集中技术,集中时间,加快培育科技推广、产业开发等各种类型、不同方面的典型,形成一大批看得见、摸得着的亮点,把典型亮点培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加速器”,建设新农村的“标志牌”,以点带面,连点成线,示范辐射带动整体工作上台阶。

  (六)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落实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工作责任制,建立完善真督实查、奖优罚劣的工作督查考核制。切实转变政府工作职能,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广泛宣传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不断探索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新办法,调研制定支持“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及时提供有关信息,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加大依法治农力度,破解发展中出现的困难问题,促进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上一篇:平凉市崆峒区优惠政策
下一篇:我省实施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www.gsplxy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 会员登录
主办:平凉陇东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 技术:甘肃万方网络 陇ICP备13000117号 甘公网安备62080202000197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Netscape6.0、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